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摄协赴湖北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用影像记录历史与英雄│作品集

中国艺术报 中国艺术报 2021-09-30

中国摄协赴湖北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队员从左至右:李舸、刘宇、柴选、曹旭、陈黎明


留在影像与记忆中的4.2万多次感动
——记中国摄影家协会赴湖北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


中国摄协赴湖北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队员《中国摄影报》副总编辑

柴 选

  


《中国艺术报》4月15日 2-3版


3月31日,武汉某酒店外,来自湖南长沙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援鄂医疗队百余名队员即将踏上归程。他们感谢了一大圈武汉同行、武汉人民、酒店服务员和志愿者等之后集体喊出“谢谢摄影师”。此时,中国摄影家协会赴湖北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的5位队员(李舸、刘宇、柴选、曹旭、陈黎明)正在现场各自忙碌着,这也是小分队在武汉近两个月时间里,为数不多地在同一新闻现场出现。

湘雅二医院的医护人员和小分队拍过的诸多援鄂医疗队队员一样,与小分队队员结下深厚的战斗友谊:治愈患者出院,医护人员生日,庆“三八”妇女节,负责的病区清舱,甚至他们关照的流浪狗生产……都会通知小分队去采访拍摄。在即将分别的时侯,小分队受邀来到他们的驻地,再次定格下每一张可爱可敬的面孔,记录下他们打扫干净的房间、留在桌子上的感谢信……

关注这样的群体,定格这样的细节,用视觉语言将见闻和感受收入镜头,留下记忆,是中国摄协摄影小分队的职责,更是赶赴武汉近两个月以来的工作常态。

小分队在中央赴湖北指导组安排下,在中国文联党组关怀、中国摄协分党组大力支持下,在湖北省委宣传部和湖北省文联等协助下,整合力量、集结队伍,完成了为全国援鄂医疗队员拍摄肖像的摄影工程,并从多个方面展开抗击疫情的主题报道。2月20日抵达武汉后,小分队很快便迎来人民画报社4位专职摄影记者、湖北和河南两省摄影志愿者小分队等“友军”,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等诸多媒体新闻摄影记者,部分医疗队随队记者和宣传工作者等的积极响应,组成一支近百人的中国摄协赴湖北抗击疫情摄影队,随后制定标准、规范流程、明确职责、应拍尽拍,通过紧张高效的努力,利用宝贵时机将全国各地援鄂的4.2万余名医疗队员几乎全部定格,将“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的4.2万余个英雄形象永远留存在共和国的影像史册上,烙刻在更多中国人心中。

作为中国摄影史上首创、世界摄影史上罕见的一次集体行动,为4.2万余人拍摄肖像的重大工程,不仅让参与其中的摄影工作者见识了4.2万余张可爱可敬的面孔,听到了4.2万多个感人至深的战“疫”故事,感受到4.2万多份心灵共鸣的信任,更经历和收获了4.2万余次情真意切的感动。

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创举,这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程。从国家层面组织开展这样的主题摄影记录,既为疫情防控营造了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舆论氛围,更成为饱含人间真情的视觉抒写和充满人性光辉的艺术创作。

工作中,摄影队员一直明确坚持两个原则:一是绝不影响病区的正常救治和护理;二是绝不影响医疗队员的安全和休息。力争让医疗队员等候的时间少一些,摘下口罩的瞬间短一点儿,在镜头前展现的真情多一些,无论定格伤痕累累的面孔,还是撷取摘下口罩的笑容,加上讲出疫情结束后最想说的话、最想做的事儿,被医护人员亲切称作“师傅”的摄影师努力做到严控流程、恪守标准、保证质量、提高效率。大家与医护人员简单的沟通交流,不仅获得了更多丰富感人的信息,而且对看似平凡的白衣天使生出更多敬意。

在定点医院,在医疗队队员驻地,面对白衣天使,面对战“疫”英雄,面对他们的喜怒哀乐,摄影队员坚持绝不为了摄影而摄影,而是更多地思考以相机为媒介,与被摄者交心,更加细致地描绘逆行者的精神风貌,更加饱满地抒写医疗队员的质朴情感,更加全面地记录抗疫行动的伟大壮举,让医疗队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成就感人至深的精神力量。中国摄协主席李舸认为,这正是摄影“培根铸魂”的价值所在。

看似枯躁的日复一日的“照相”式劳作,却因为众多摄影师暗中“较劲儿”,因为在坚持标准基础上的不断创新,因为专业追求造就的极致要求,不仅形成了援鄂医疗队员的影像档案,而且引出诸多值得关注和可深挖的新闻线索。在肖像拍摄之余为医疗队员拍合影、录视频是常态,原本作为识别之用的医护人员签名,也在摄影队员策划下做成了代表不同医疗队形象的“艺术品”。一张张带勒痕的面庞,一双双坚毅的眼睛,一个个动人的瞬间,数万幅不加修饰的医护人员肖像,蔚为大观,集结成为举国上下携手战“疫”最真实的写照。而每一位参与其中的摄影师,时过境迁之后再一次重温那富于仪式感的画面,通过一个个熟悉的姓名搜索到更多事迹报道,更能感受到大家共同为湖北“拼过命”的价值所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李秋钰医生说,希望这次拍摄能够为抗击疫情留下点什么,让人们产生更多的思考。在很多医疗队员看来,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摄影行动。在武汉的两三个月期间,这样的交流和释放是从没遇到的,也是最需要的。一位从事心理卫生工作的医生说,这种拍摄,是非常好的心理治疗方式。让李舸和摄影队员感到欣慰的是,“因为在他们眼里,我们和相机、手机已经不再是陌生人和冰冷的设备了。有不少医护人员加了我们的微信,希望早一点看到照片。”

参与肖像拍摄工程的摄影队员还出现在抗击疫情的各个新闻现场:定点医院重症病房,方舱医院清舱,隔离病房、火车站等场所消杀,离汉通道解封的火车站,武汉的大街小巷和社区内外……大家从与更多武汉市民的深入交流中,从社区管理、志愿服务等细微之处,来见证这个城市的英雄传统,感受这个城市的独特气质,更为鲜活真实地反映携手战“疫”的经历和感触。

这项覆盖所有援鄂医疗队员的摄影工程从一启动就备受关注:登上全国各地街头大屏的“最美逆行者”海报、各报刊网站连续刊发介绍医疗队员的专题报道、各地推出以援鄂白衣天使为主人公的相关出版物,《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新社、《人民画报》《中国青年报》《中国艺术报》《湖北日报》《陕西日报》、湖北电视台等各大媒体平台的动态报道等,让摄影队的阶段性成果得以即时展示,更让白衣天使的形象和精神得到更好传颂。李舸拍摄的《你是我最牵挂的人》系列专题通过全网传播,反响良好,更多摄影队员供职的媒体延展进行深度传播,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原主任刘宇撰写的“武汉手记”系列文章,在自媒体平台影响甚远……这些肖像照片不仅成为不少援鄂医疗队员的形象代言,更成为战“疫”精神的图像注解。不少摄影队员谋划更多的深度传播,将英雄肖像汇成时代长卷,谱写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影像战歌,让英雄的名字与形象一起镌刻在战“疫”丰碑上。

许多被摄者和摄影队员都没有想到,通过高效有序的集体努力,这支能战斗肯吃苦的摄影队伍在战“疫”的洪流中,完成了一项看起来几乎不可能的工程,为武汉这座英雄城市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抗击疫情的战斗绘制了满含深情的英雄画卷。

李舸认为,这项摄影工程既可以通过深度介入历史和干预现实来彰显摄影以图证史的社会功能,又能作为有重量的精神行动,以人文立场去建构信仰体系。他说,肖像摄影不仅具备影像特性,同时包含了非常丰富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更富有深刻的精神力量和信仰内涵,让看似简单平常的形式附载多重信息,让观者与被摄者的对视承载多维不可视的情感。抗疫一线医疗队员的形象远不止那些汗水和勒痕,他们的情感表达也绝不是摘下口罩的笑容和伸出“V形的手指,摄影师要考量的应是他们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向度,这或许才是让肖像成为社会视觉档案的内在驱动。



李 舸


中国摄协赴湖北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领队

中国摄协主席

《人民日报》总编室部务委员




3月4日,中国摄协主席、人民日报记者李舸在武汉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内现场采访拍摄。徐讯摄


以图证史 建构新时代的信仰体系


从2月20日到4月15日,只差几天,到武汉就整整60天了。我经历了从凄冷凋零的寒冬到姹紫嫣红的暖春,从无知无助的恐慌到从容应对的淡定,从抢救生命的“红区”到隔离生活的社区,从街巷空寂的封城到人声喧哗的解禁,从拍摄4.2万余名医疗队员到面对上千万武汉市民,留下的不是局外人的冷眼旁观与猎奇,而是亲历者的深度记录与思考。


从我参加工作以来,还不曾在一座城市连续驻满两个月,包括家乡北京,武汉在我的人生经历中又留下重重一笔。82年前,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在武汉记录下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感人场景;同一年,摄影家吴印咸等人也是在武汉接受荷兰纪录片导演伊文思捐赠的摄影机,之后带往延安,开创了中国革命摄影事业的新局面。与摄影的缘分和革命斗争的洗礼,使武汉在我们摄影人心中有着特殊的情感。


摄影,最贴近生活,最直面现实。在这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摄影不仅以其直击现实的独特力量参与其中,更以其强烈深刻的生命体验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抗疫影像”包含了多重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更富有深刻的精神力量和信仰内涵。一线医护人员的面容上远不止那些汗水和勒痕,普通武汉市民的情感中也绝不仅是悲苦与喜乐,我们要考量的是他们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向度,这也许才是让纪实影像成为国家文献档案的可能。我们需要深度发现,需要勇于担当,既应以深度介入历史和干预现实而彰显摄影以图证史的社会功能,也应以有重量的精神行动和人文立场去建构新时代的信仰体系。


3月25日,武汉江汉区的下沉干部在花楼街无疫情小区职守。李舸 摄


4月3日,武汉琴台大剧院进行消杀。李舸 摄


4月3日,一个小朋友在武汉楚河汉街商业区的乐高积木前。李舸 摄


4月6日,吉庆街上,武汉市民吃碗面也要秀一秀。李舸 摄


4月6日,武汉的一些快餐厅正式开门营业,但顾客不能堂食,只能在外面扫码点餐,并在指定区域取餐。李舸 摄


4月8日,在位于武汉经开区的东风乘用车公司,总装车间的员工们中午按照防疫要求,间隔1.5米就餐。李舸 摄


4月8日,在武汉火车站,一列火车缓缓进站,离汉旅客即将登车。李舸 摄


4月11日,武汉武昌区中华路街西城壕社区,市民在晚饭后跳起广场舞。李舸 摄







刘 宇


中国摄协赴湖北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队员

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原主任




刘宇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采访。陈黎明 摄


摄影不仅是一门艺术


拍摄医护人员之余,我尽可能挤出时间记录封城下的武汉人和滞留的外地人的生活。这不仅仅是因为我是武汉女婿,对这座城市有感情,而是武汉人太难了,如果我不记录武汉人有多难,怎么显示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呢?封城史无前例,尽管疫情仍在世界蔓延,但如果没有千万武汉人硬扛,尽可能把病毒闷在武汉,中国不可能很快取得阶段性抗疫胜利。当我们感恩白衣执甲、搏命相救的医护人员时,永远也不应忘记武汉人付出的代价和贡献。


在武汉的每个街角,都可以遇到一缕阳光;就算暂时处在阴影中,也能感受些许温暖。摄影师应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有所想就会有所见。我们用善良的心去打量世界,世界也会变得好看一些。我无时不被武汉人守望相助、抱团取暖的故事所打动,无数普通人身上闪烁出人性的光辉。我的照片和文章也涉及冷酷的一面,这更能反衬出大难之下大爱的可贵。


摄影不仅仅是一门艺术,它传播的功能远超其他艺术门类。同时我也觉得,静态照片也有其局限性。这也是为什么我还写了五六万字的文章。我希望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相对完整地还原被摄者那一刻为什么会那样。100天有8640000秒,1100万武汉人有1100万个故事。即便媒体人耗尽所有心力,也无力呈现出事件全貌之万一。但只有更多的样本,才能接近整体的真实,让拼图的网格更细一些。也许每个人的视角不一样,但当把这些碎片拼接在一起,现在或者以后,人们就有可能相对全面地看到武汉在这个特殊时期发生了什么。


3月24日,在武汉火车站,孟世奇与母亲相拥而泣,父亲在一旁向他们喷洒酒精。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的孟世奇封城之前去外地同学家玩,滞留两个多月后终于回到武汉。刘宇 摄
3月28日,在汉口江岸区港边巷,周子通和妈妈打羽毛球。刘宇 摄
3月30日,一位市民在位于吉庆街的“大排档”群像下,享用从名店蔡林记打包的的热干面。刘宇 摄
4月7日,被湘雅二院国家医疗队救治痊愈出院的祝先生,见到了护理过他的护士真容后落泪。刘宇 摄
4月7日,被湘雅二院国家医疗队救治痊愈出院的祝先生,来到驻地为医疗队送行。刘宇 摄
4月7日,65岁的王老伯早早等在自家阳台上,当北京医院援鄂国家医疗队的车队经过汉口沿江大道时,复员老兵王老伯致军礼,车队驶去很久才放下手臂,他哽咽着说:“我会永远记住他们。” 刘宇 摄





柴 选


中国摄协赴湖北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队员

《中国摄影报》副总编辑




3月9日深夜,柴选在武汉武昌方舱医院封舱前最后一晚现场采访。李舸 摄



摄影和它面对着的现实


作为从业20多年的摄影专业媒体编辑,这次我经历了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为一项报道任务出差近两月,第一次直接面对重大新闻现场,第一次与新闻摄影界同行一起战斗,第一次进入方舱医院等“红区”,第一次尝试拍摄主题视频素材……每天出入的场合、经历的事情、见到的人、听到的话,都给我以更多的感受、感动和感想。正如现实生活的丰富让自己有些应接不暇一样,在武汉的疫情逐渐好转、生活渐渐向着正常方向并轨的时候,回望这段时间的经历和见闻,我个人的想法是:面对活生生的现实,有时候摄影仍然略显乏力。


如何通过影像映射个体命运在疫情中的起伏与变化,如何将公众的思考与情感通过摄影画面传达出来,是个很大的挑战。这需要深度的思考,也需要巧妙的介入,更需要有着持之以恒的系统观察。


照片只不过是时空的碎片,即使加了事件的背景,即使有了环境、衣装和面容上的战“疫”印痕等,依然不足以全景式地让“白衣执甲”的可爱可敬的医护人员完整留存。在媒体融合的时代,摄影的传播功能应该得以更客观的认知——这也是许多媒体平台更多侧重于视频报道、融媒体产品等的原因之一。


社交媒体的发达,让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后真相时代”。相对于全部的事实,人们更喜欢从自身利益出发,从个人认知的角度对接受的信息进行重新包装,隐蔽性地设置观点性议题,由此放大和强化某种情绪或偏见。抗击疫情期间引发争议的一些照片,恰恰就是在迎合公众情绪方面钻了空子,才能取得快速传播,但其于事实的影响却是反向的。


图像本身的局限性并不能影响摄影者探求真相的信心。每一个画面可能提供的信息有限,但大数据时代的众多画面拼合起来的信息,足够让我们更为逼近真相。像近来颇受关注的一些深度调查报道一样,当下的静态摄影无论面对疫情还是其他题材,都不应该只告诉人们“是什么”,而应该通过其语言的独特结构,来体现出摄影者看到并传达出来的“为什么”。如此,摄影的价值方能在信息轰炸中显现出静默而沉重的力量,产生凝视之外的价值。


3月9日,翌日休舱的武昌方舱医院,最后一夜值守的一位医护人员正在值班间隙休息。柴选 摄
3月12日,汉口沿江大道江汉关大楼附近,一位骑车的女士边走边拍。柴选 摄
3月14日,青山红钢城街道一封闭管理社区,门口值勤的一位工作人员。柴选 摄
3月15日,武昌中华路,一位市民往隔离围档内递水果。柴选 摄
3月16日,江岸区一元街道三阳社区,一位社区工作人员正在分售居民团购的国家储备肉。柴选 摄
3月22日,江汉区前进四路,隔离围档里的一位老人。柴选 摄
4月3日,武汉市楚河汉街,已逐渐恢复营业的商业街区迎来几位戴鸭舌帽的顾客。柴选  摄
4月3日傍晚,武汉长江大桥下,一个小女孩努力跳起来看江上的来往船只。柴选 摄
4月5日,武汉市江汉区台北一路,一家宠物医院的员工在帮顾客遛狗,两位女青年则抬着一只狗进入医院。柴选 摄
4月8日,武汉东风汽车集团东风风神总装车间,两位生产线上的工人在忙碌。柴选 摄
4月8日,武汉站,出站口外的乘客和行人。柴选 摄
4月8日,武汉站,从这里出发前往东莞虎门的一家人走向检票口。柴选 摄
4月8日,武汉站,一位候车的小乘客。柴选 摄
4月8日,武汉站出站口,接站的小伙子用手捂住到站老人的双眼。柴选 摄
4月8日,在武昌中华路码头开往汉口江汉关码头的轮渡上,两位过江的市民在用手机拍摄。柴选 摄





曹 旭


中国摄协赴湖北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队员

中国摄协影像中国网主编




曹旭工作照 李舸 摄


向所有的逆行者致敬


经过组织批准,作为中国摄协赴湖北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第二批队员,3月1日夜里,我只身一人,带着八件大大小小的行李包裹,来到了武汉。
按照中央赴湖北指导组宣传组的要求,中国摄协摄影小分队协调在抗击疫情一线的骨干摄影力量,力争为全国支援湖北的数万名医疗队队员每人留下一幅最美“逆行者”形象。我的工作,是在摄影小分队和医疗队之间建立一种有效的沟通和联络方式,与大家一起顺利完成拍摄任务。
3月2日,经过有关部门的协调,我和30个医疗队(除解放军)的领队、联络人建立了微信联系机制。每个医疗队提供了包括领队、联络人,每批医疗队人数、驻地地址等详细信息。再结合此前柴选整理的拍摄进度表,重新梳理出一个新的表格。在分配拍摄任务的时候,也尽量以省为单位推进。这降低了前期大家交叉拍摄造成的重复沟通的时间成本,也提高了拍摄效率。
当那些过往被新闻报道无数次的医护人员一次次鲜活地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才真切地感受到他们斗志的高昂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与他们的交流中,也更加体会到抗疫任务的艰巨,感受到他们平凡中的伟大;当听到他们讲起工作的压力,以及他们的收获,我也会情不自禁地和他们一起哭、一起笑。3月18日,我们在北京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援鄂医疗队的驻地,恰好遇到北京医院大内科主任孙铁英教授。得知我们是来为医疗队员补拍肖像,“50后”的孙教授说:“谢谢你们的爱心,记录我们战疫中的爱心、决心、信心,这是人间的大爱!这是我美好而难忘的经历!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多注意休息,保重身体!”看着年过六旬的孙教授坚毅的神情,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这场用生命搏斗的旅程,正是所有的逆行者与武汉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与武汉人民共担风雨、共渡难关、心脉相连、心手相牵,与一座城共进退。武汉,这座曾经病毒肆虐、惊慌失措的城市,又将迎回欣欣向荣、安定祥和。
同心协力共渡难关的力量,不是十个手指力量的总和,那是拼尽全力的倾囊相帮。医护人员、军人、警察、志愿者、快递小哥、环卫工人……每一个逆向而行、义无反顾的人,都是真正的英雄。向所有的逆行者致敬。


3月20日,湖北武汉,汉口火车站进行大规模消杀,一列从南充开往上海的列车在汉口站暂停,车上的乘客好奇地打量着消杀人员。曹旭 摄
3月31日,武汉火车站,刚刚回到武汉的乘客。曹旭 摄
4月5日,武汉雪松路,店老板在门口为自己的生意做直播。曹旭 摄
4月7日深夜,湖北武汉,武昌火车站,乘客开始有序安检进站。曹旭 摄
4月7日深夜,湖北武汉,武昌火车站,等待进站的工作人员。曹旭 摄
4月8日,清晨,武汉江城2号的轮渡上,一名市民站在窗边。曹旭 摄
2020年4月8日凌晨,工作人员举着引导牌,引导乘客按照车厢分区域候车。曹旭 摄





陈黎明


中国摄协赴湖北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队员

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网络信息处编辑




陈黎明在湘雅二院援鄂医疗队驻地为医疗队员拍摄肖像  刘宇摄


为历史定格一张张可敬的面孔


我在武汉长大,这座城市承载了我20多年的人生记忆,不可谓不深刻。


我们的任务,是为所有援鄂医疗队的医护人员拍摄相对正规的肖像照,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定格下一张张可敬的面孔。我们基本上要做到全武汉市内援鄂医疗队员的全覆盖拍摄,时间紧、任务重!


在开始的阶段,我们四人在医院蹲点,等候拍摄从隔离病房换班进入清洁区的医疗队队员,要待上快十个小时才能拍到有限的队员。我们的防护物资是短缺的,在医院工作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蹭饭”。带着沉重的拍摄设备回到驻地的时候,身体疲劳,更痛苦之处在于,我们还要花上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给衣物、设备以及自己全身进行消杀(设置隔离区域、衣物鞋帽喷酒精、擦拭设备、洗澡等等)。这样的情况很快有了好转,湖北省文联为我们送来了口罩以及防护服等物资、湖北省摄影家协会积极参与、《人民画报》记者抵达、河南省摄协队员抵达、中国摄影家协会加派曹旭跟进支援、与在武汉的各个媒体机构一线摄影记者们建立了密切联系……李舸主席和柴选做了大量统筹协调工作。我们的工作迅速覆盖所有医疗队,情况越来越顺利。


我和刘宇分在一组。我们租到了车辆,开始前往各个医疗队的驻地进行集中拍摄,使得效率再次提高,基本上是一天一支医疗队的进度(每支医疗队队员数量基本都在百人以上)。之后我们俩分开工作,我记忆中,自己在一天内最多拍摄了170位医疗队员。


每天,我们都在空荡的城市里驱车奔赴一支支医疗队的驻地;每天,我们也在倾听着医生护士们讲述的病房里的故事;每天,我们的心情更是复杂的。一边是白衣战士们“执甲逆行”,在病毒包围的环境中倾力护理每一位患者;一边是武汉市民停止正常的工作出行,居守家中,防止病毒扩散传播。医院里的忙碌和城市的空寂形成巨大的反差!


那些熟悉的街道,那些路边热闹的烟火气,那些昔日喧闹的欢笑声,似乎都只存在于回忆中,现实的空荡,时刻都在刺痛着我。但是,武汉终于重启了。熟悉的武汉,正在回来。


这次赶赴武汉执行任务,是我人生经历中极其重要的一次历练,我们走进医院向支援武汉的英雄们用摄影的方式致敬;我们走上街头,本着摄影人的初心,记录这座城市和人民在疫情下的生活百态;我们奔走在车站、渡口,定格解封之下武汉市民们充满希望的表情……


3月18日,汉口民生路上,隔墙聊天的小伙和工歇间休息的快递小哥。陈黎明 摄
3月20日,汉口火车站进行大面积消毒,为武汉恢复铁路交通做准备。蓝天救援队的专业消毒人员分配站台进行喷雾消毒。陈黎明 摄
3月27日,武汉光谷火眼实验室,这里是进行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最权威的机构,工作人员正在对新型的检测仪进行调试。陈黎明 摄
3月28日,湘雅二院援鄂医疗队员协助进入隔离病区的媒体人员穿戴防护装备。陈黎明 摄
汉口江滩,江岸上散步的人们和对岸绚烂的灯光秀,4月8日解封之后,武汉渐渐在恢复她原有的模样。陈黎明 摄
武汉市武昌区的楚河汉街商业步行街重新开业,母女俩开心地走在步行街上。陈黎明 摄




中国摄影赴湖北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


我们经历了4万2千多次感动|李舸武汉影像日记节选

你是我最牵挂的人,发自武汉|图集

武汉连线│中国摄协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这一切太值得记录了!中国摄协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发自武汉!
中国摄协赴湖北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出发



责任编辑│张友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